正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,市妇联在“遂宁她时代”微信公众号和市妇联官网开辟专栏,以“巾帼心向党•抗疫勇担当”为主题,对征集到的部分“最美巾帼奋斗者”图片、视频、先进事迹进行展播,记录她们在不同岗位展现出的“忠诚、担当、敬业、奉献”的时代风采,为我们遂宁的“最美巾帼奋斗者”们点赞喝彩!今天展播的是最美巾帼“逆行者”——遂宁射洪新生儿科护师谭洪春和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唐菊梅。
遂宁射洪新生儿科护师谭洪春
新生儿监护室,相比于其他儿科病房,这里最大的不同就是安静,宝宝不会说话,只能用啼哭来表达,没有家属的陪伴,更多的是仪器设备的滴滴嗒嗒声,护士与宝宝对话那亲切温柔的交流声,随时可见护士巡视病房的身影,这里是希望开始的地方,是全家的寄托与牵挂。
谭洪春是新生儿监护室的一名主管护师、新生儿专科护士同时担任新生儿监护室的教学工作。“参加工作12年了,从新生儿监护室建立的那天起,就和这群小朋友有了不解之缘。监护室里的孩子一出生就比普通孩子吃了更多苦, 他们不会表达,不仅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陪伴,更需要来自临时妈妈的爱”。一边说着,谭洪春一边抱着哭泣的宝宝轻轻安慰。
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,新生儿监护室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、隔离病区的启动及相关防护用品的准备、人员的调动分配。大年初二夜班休息的谭洪春正在家里陪女儿,突然接到科室护士长的电话,将接收一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新生儿,疫情警报拉响了,这场战斗还是波及到了刚出生的小宝宝。“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?“,”等你睡着了的时候就回来”“为什么每次都是等我睡着了才回来”“因为这是妈妈的工作呀”,看着女儿哭丧的小脸,谭洪春愧疚的说道。回到战斗的岗位,佩戴好防护用品,开始接收这名“不寻常”的宝宝,从头到脚的体格检查,各种原始反射,哭声、反应、肌张力的观察,头围、腹围的测量。宝宝各项生命体征及原始反射都还不错,希望他能顺利度过接下来的“关卡”。“接下来是新生儿的关键时期,我希望夜班由我来陪护。”谭洪春向护士长提出了申请。考虑到近段时间新生儿住院人数的大幅度上涨、该名患儿的高危性及特殊性,护士长点头同意了。小型的治疗室搬进了隔离病房,实行一对一护理,除了常规监测以外,新生儿心率有无加快、呼吸有无窘迫、食奶后有无呕吐成为了重点。监测生命体征、喂奶、换尿不湿、皮肤清洁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。隔离病区没有厕所、没有热水、不能开空调,为了不污染其他区域,在这12个小时里,谭洪春没有出过隔离室的门,没有喝过一口水、没有上过一次厕所。“心率120-130次/分,呼吸45-50次/分,食奶总量100ml,吸吮吞咽功能良好……”和同事交接完成,紧张的情绪慢慢缓解了下来,终于安全的完成了第4个夜班,谭洪春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。
因为专业受限不能到疫情严重的地区参加一线的救护支援, 留在大后方,愿为新生儿守护住一片天地,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,希望我们所有新生儿都能尽快的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。
1月28日, 是我代表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去驰援武汉的日子。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是我们的战场。2月1日我向党组织递交了火线入党的申请,希望冲锋在前、扎实工作、接受历练、经受考验。
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工作期间,我的脑海里想的都是患者得入量及出量、是否补液、补液量多少、镇静药物、呼吸机参数调节、患者基础疾病治疗等。我服从组织安排,先后负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重症、重症及轻症患者。这些患者无论病情轻重都很焦虑,需要人安慰。身处病毒包围的“危险”之中,我做好个人防护,监测患者生命体征,特别是氧饱和度;有时开展会诊,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调整抗病毒药物使用与抗生素的增减;用心安慰患者。
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月3日的上午。那天是上八点的班,黄主任正在查房时,发现35床患者呼之不应,呼吸停止了,血压在进行性下降,黄主任立即组织我们进行抢救。黄主任给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及气管插管,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,我们排队行胸外心脏按压,静脉给予碳酸氢钠、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,抢救了一个小时,最后抢救失败,宣布患者死亡。
疫情牵动人心,安危事在人为。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,只要我们众志成城,万众一心,科学防控,精准施策,就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。我坚信,春天马上来了,春天已经来了!